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6-min.png)
夏季雨水充沛,
野生蘑菇生长旺盛,
每年夏季因食用毒蘑菇中毒的事件频发。
为避免群众采食毒蘑菇,
于都采取六项措施,
做好毒蘑菇中毒防控工作。
▲“珍爱生命,拒绝毒蘑菇”进校园
于都县根据野生蘑菇中毒事件“防控重心在于乡镇村组、有效手段在于宣传教育、重点人群在于留守老少”,最好的办法就是非专业人士“不采摘、不买卖、不食用”的原则,采取以下六项强有力的防控措施,把野生蘑菇中毒宣传防控等工作落实到位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。
▲“珍爱生命 拒绝毒蘑菇”宣传走进各圩镇
一、强化传达贯彻,提高思想认识
要求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和各乡(镇)食安办迅速做好传达,深刻领会紧急文件精神。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,积极主动而为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。抓住防控的重心和重点人群,提高宣传有效方法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,按照文件要求加大宣传力度、强化考核引导、加强市场监管、抓好紧急救治、常态防控措施,把野生蘑菇中毒宣传防控等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。
▲“珍爱生命,拒绝毒蘑菇”宣传进市场
二、强化宣传力度,增强防护意识
通过电视、报刊、手机短信、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、网络、微信公众号、于都手机报、于都青年网等多种平台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向村民传达《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》和《关于严禁采食野生蘑菇预防食物中毒的通告》,宣传毒蘑菇的严重危害,教育和引导群众“不采摘、不买卖、不加工、不食用”野生蘑菇,提高人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,使毒蘑菇危害家喻户晓,人尽皆知。
▲粘贴预防毒蘑菇中毒通告
三、强化基层网络,夯实防控措施
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作用,利用乡村协管员和信息员,完善网格化防控体系,层层夯实防控措施,确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线。
▲宣传进村
四、强化防控重点,提高监管效率
从6月14日起,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对辖区内菜市场、农村集贸市场、超市、菜摊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,全面加强对经营者出售野生蘑菇的监管,严禁销售野生蘑菇及其制品,坚决杜绝有毒野生蘑菇流入市场。同时,加大对山区、学校食堂及餐饮单位等重点单位和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,严禁采购、制售野生蘑菇及其制品,有效从源头上防控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。
▲宣传毒蘑菇知识进幼儿园
五、强化党政同责,促进有效落实
充分发挥“食安办”综合协调和政府参谋作用,向政府领导汇报好防控精神,同时加强与教育、农业、林业、卫计委等部门沟通;食安办切实担当起牵头抓总、督查督办责任,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预防、处置、救治等职责,积极构建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、健全完善的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责任体系。积极与教育部门、卫计部门等沟通,利用主管和专业等优势,以《致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家长的一封信》、《野生蘑菇中毒宣传防控救治知识》形式做好防控中毒事件宣传工作。
▲“珍爱生命,拒绝毒蘑菇”宣传
六、强化应急机制,提升应对能力
针对野生蘑菇防控工作,制定应急工作预案,完善应急工作机制,加强应急管理,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应对的能力。同时督促医疗机构备齐各种菌类中毒救治药物,切实做好应急准备,确保一旦发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,能及时有效进行处置。
▲通过电视台播放《危险 毒蘑菇》公益广告
来源:于都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
猜你喜欢:
2.多人被毒倒!省食安办再发紧急通知:这个东西别乱吃,会要命!
3.野生蘑菇吃不得,每年都有人中毒!赣州人,不要采摘,更不要吃!